首页 > 就医指南 > 正文

十八罗汉雕塑。十八罗汉经典故事 环球微动态

日期:2023-05-12 21:01:29 来源 : 哔哩哔哩


(资料图片)

明清以来,十八罗汉的造像在藏区已十分普及,罗汉的故事在藏区流传甚广,不少寺院的高僧大德也十分钟情于十六罗汉的造像礼拜,祈祷修法,以及对罗汉故事的传播与著述。例如,却吉·阿旺次仁的《上师、十六尊者大力护法传记次第简集·信仰增生处》、佐巴·丹巴嘉措的《上师十六尊者传记如意树》、贡楚·云丹嘉措的《十六尊者供奉祈祷仪轨书》

、洛桑楚臣著《十六尊者与四大天王之差异》、班钦·班丹益西著《十六尊者传记》等等。当时格鲁派高僧噶尔喀·唐赤多杰著有《能仁及十六尊者前祈祷简易法》,概述了十六尊者的造像、供养与仪轨等。从信仰和修习,祈祷与实践两个方面大大推进和普及了罗汉信仰在藏地的广泛影响。

一般而言,十八罗汉自五代贯休和尚画出以来,大多突出的是罗汉们形象各异的外貌形态,反而有时忽略了对于内在情态与思想的揭示。贡嘎寺的罗汉给我们的印象是,并无执意突出罗汉们怪异的外在形态,在描绘外貌神态的同时,则更注重罗汉们内心世界的描绘与揭示,突出地表现了每位罗汉寂然宁静、平常自在、自然喜悦的禅修情态,自然朴实,极生动地将外相之道落在了平常之相当中,令观者无不赞叹

清朝时,特别是在雍正皇帝的关心下,藏传佛教在内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在乾隆皇帝的直接过问下,章嘉国师亲自主持了《三百佛像图》的选编工作,刊刻的三百图像中包括有八十大成就者和十八罗汉画像。此次佛像的刊刻,可谓钦定佛像造像版本,对藏传佛教艺术在内地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
中国佛教艺术以传自印度的经典为依据,以传自印度的造像与粉本为样本。 为 了使佛教及其艺术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,当佛教初传中国之时,就开始了中国化的历 程。 10世纪是佛教及其艺术的中国化更加深入的开始,而罗汉造像的中国化便是其 标志之一。 罗汉造像中国化的表现有四点:1.根据印度经典来创造罗汉像,如十六 罗汉与五百罗汉造像;2.依照或参考印度的经典来创造新型罗汉,如在十六罗汉组 群中增加两位———降龙与伏虎,形成新的十八罗汉组群;3.给罗汉们在中国寻找新 的居住地———天台山;4.根据或参考印度佛典来创造五百罗汉圣号。

而罗汉造像的中国化便是其 标志之一, 罗汉造像中国化的表现有四点:1.根据印度经典来创造罗汉像,如十六 罗汉与五百罗汉造像;2.依照或参考印度的经典来创造新型罗汉,如在十六罗汉组 群中增加两位———降龙与伏虎,形成新的十八罗汉组群;3.给罗汉们在中国寻找新 的居住地———天台山;4.根据或参考印度佛典来创造五百罗汉圣号。 这样一来,就 彻底地变印度的罗汉信仰为中国的罗汉信仰了。

中国信徒可以就近去天台山朝拜罗 汉,还知道每一位罗汉之名,可以针对自己的特殊需要请某一位罗汉相助。 五代、宋 时期的杭州是中国化罗汉信仰发展的主要地区,现存飞来峰与杭州其他地区的罗汉 造像正是反映当时罗汉信仰的繁荣与罗汉信仰中国化的实物证据。 当时的杭州,不 仅是佛教禅宗与华严宗的中心,还是与罗汉信仰密切相关的天台宗的复兴地与传教 中心之一。 杭州在中国晚期佛教史中的地位,决定了她在10世纪以后罗汉造像中国 化历程中的重要地位。

上一篇:博晖创新:2022年部分产品仍处于占领市场阶段 对新客户实行了一定促销政策 综合导致血制产品毛利较低 下一篇:最后一页
x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