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天健
5月16日,山东省铁路沿线治安防范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青岛市胶州市召开,会上推广了青岛市加强铁路护路联防、强化铁路桥涵安全防范工作做法。
【资料图】
近年来,青岛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在青岛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积极践行“护路就是护发展、护路就是护平安、护路就是护形象”工作理念,把铁路沿线治安防范工作作为平安建设的主要阵地、维稳安保的重点一线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,不断加强组织领导,健全协调机制,强化综合保障,压实路地责任,确保了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。
健全协调机制 布好护路联防“一盘棋”
青岛市将驻青铁路法院、检察院、公安设为市委政法委员会常规列席单位,构筑属地“大政法”格局;成立由政法、公安、交通、住建和铁路企业等16个路地单位参加的护路联防组,完善路地“大协同”机制;在铁路沿线58个镇街建立三级“路长”护路联防责任体系,构建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护路联防工作体制。
紧盯关键环节 架设铁路桥涵“双保险”
青岛市针对铁路桥涵第一道限高防护架距离线路近、被蹭撞后侵线风险高的问题,确定在地方道路87个点位上增设第二道限高防护架;因地制宜施工,增设数量较多的区市采取统一招投标模式,推动一事全办,镇街财政状况较好的区市采取区市统筹、镇街实施模式,提升架设效率。同时,配套健全“一震+一闪+一亮+一喊”多举措物防措施,将限高架统一纳入市政和镇街维管,确保限高架长期高效发挥作用。
强化组织发动 构筑源头治理“防火墙”
青岛市加强护路队伍建设管理,按照年龄层次组建由护路干部、专兼职护路员和护路志愿者组成的护路联防队伍,加强考核激励,提振护路热情。开展涉路隐患排查整治,依托路地联网的护路联防智能化体系,开展涉路矛盾纠纷、非法施工侵限、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,实时消除涉路风险隐患。深化爱路护路宣传教育,针对物流企业和货车驾驶员开展精准宣教,深入铁路沿线的镇街、学校、村庄、企业开展阵地宣教,利用青岛政法等新媒体矩阵开展全民宣教,全面增强群众爱路护路的自觉性。
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S219 省道“铁跨公”立交桥涵限高防护装置情况和上合多式联运中心展馆、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、胶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。
山东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刘启超,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、政法委书记李翔鹏,青岛市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程德智,青岛市委常委、胶州市委书记张新竹出席会议。山东省委政法委、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、山东省护路办及各市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。